日志样式

惠州企业网站建设500元全包(为什么要进行空间坐标转换)空间维度理论是谁提出的,

作者:刘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杜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8期

导 读空间转向是学术研究和问题意识的宏大范式革命,将其与新闻业勾连起来进行反思,具有多重启发意义空间和时间一样,是人类新闻传播活动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重要维度空间对于新闻的意义,人们最初持朴素的“容器”观,即空间是新闻事实发生和新闻信息传播于其中的“容器”。

到今天,空间理论已极其繁复错综,新闻与空间延展出丰富的研究命题沿着空间从新闻容器到生产逻辑再到反思利器和希望空间的思路,本文尝试回答“为什么要从空间维度反思新闻业”从空间反思新闻业的四个面向当空间仅仅作为“容器”时,它是匀质的、无差别的、无限的,新闻空间是新闻传播主体、新闻媒介、新闻机构活动和新闻信息传递、流转的物理范畴。

随着大工业生产推动下现代新闻事业的兴盛,空间成为新闻生产“要素”,“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在经济领域的铁律,同样作用于新闻领域,资本扩张提供了克服空间障碍的巨大推动力,信息技术提供了克服空间障碍的可能性,新闻生产空间不断重塑和扩大。

20世纪中期空间转向的社会思潮,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反思的武器和可能性,在空间转向理论和空间技术不断创新迭代的双重作用下,空间逻辑更新、重组了新闻生产,实现了新闻生产逻辑的空间化全球化浪潮使得各种空间反思更加复杂、混沌不清,充满斗争性。

在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掌控世界新闻传播体系的现实条件下,用西方左翼的空间理论来剖析中国新闻业及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为,其理论效力如何?该理论的批判性和乌托邦色彩依然具有生命力和对新闻传播的解释力,在世界范围内,是反思新闻业最优秀的理论资源之一。

同时,我们应留意,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具体情景和独创性,是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左翼理论不能完全涵盖的,它们的基础、目标和基本定位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新闻传播实践正在创造“地方”和“空间”,它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容器”和“要素”的空间,这些“地方”和“空间”本身就是新闻传播的社会机制、新闻文化、新闻秩序等,有望成为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媒介垄断的力量。

中国新闻业的空间实践和理论探索,克服了西方左翼激进知识分子流于理论想象的天然短板,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正在构建全球新闻业的“希望”空间从作为“容器”,到生产逻辑,再到反思利器和“希望”空间,构成本文对新闻空间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分析框架。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空间穿透新闻业空间从没有哪一个时期如今天这般深刻嵌入并塑造新闻业马克思敏锐地判断在世界市场条件下“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马克思的洞见对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依然具有强大解释力,西方主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已经建构了成熟的全球传播体系,西方新闻传播的基础设施、新闻媒介机构和从业者遍布全球,其新闻理念成为世界主导的传播观念体系。

快速迭代的信息技术条件更是不断成为加固西方全球传播体系的强有力工具中国新闻业处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新闻传播体系全球霸权的空间框架内中国国际传播话语权要突破的不仅仅是西方传播能力的单纯屏障,而是体系性的“结界”和重要领域的“岛链”。

在中国,空间的迁移、重组正在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史诗级现象,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事物和精神在其间并存,多重空间在当代的时间中高度重叠交叉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并将长期存在新中国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的城镇化率为13.26% [2]。

1982年“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64年的18.4%上升为20.6%”[3],2022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 [4]这些数据背后是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体生命经验的巨大流转。

中国人口长时段大量迁徙和短时段周期性流动(如春节),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空间大迁移,其成为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和底色信息技术推动新闻传播空间屏障消弭,不可逆转地重塑了新闻生产互联网广泛普及为普通人信息传播赋权,新闻生产的主体不再只是机构媒体,呈现出多元状态。

移动通信技术使建制性和居于固定空间的新闻编辑室日益“液态化”,新闻生产空间几乎无处不在,新闻生产流程重组智能信息技术不断突破人的活动空间限制,数字新闻、AR新闻、定位新闻等传播新形态涌现,新闻生产的速度、数量和精准程度大幅提高,现实空间、新闻构建的拟态社会空间和虚拟空间并置,“在虚拟与现实的中间地带,是更为宽阔的虚拟现实空间,既立足现实又有虚拟成分”[5]。

无论是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空间,还是新闻生产的内部空间,其变化都是革命性的,这些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成为我们从空间反思新闻业的前提,据此,空间成为“批判的武器”多重空间维度的反思从空间维度反思新闻业,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顾及时间,而是把空间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并不是说,我们只是简单地从物质空间角度予以观察,而必须考察空间转向理论思潮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根源。

为什么“空间”会出现在我们反思新闻业的“工具库”中?它是突然出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科学出现了“空间转向”,它不是单一知识领域的扩展或者变化,或者是狭义的某一种思潮,而是西方知识学的宏大变迁,如列斐伏尔强调的,“如果没有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等说法就没有任何意义”[6]。

在哈维那里,“建构一种对空间、地方和环境的批判的唯物主义理解,并且将这种理解作为文化和社会理论的彻底基础”[7]因此,“确切而言,海德格尔、列斐伏尔、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家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空间科学’,而且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通货。

从西方经验来看,空间转向并非把理论关注从时间转移到空间那样的单纯理论现象,而是引起了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涉及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新定向”[8]无论作为“彻底基础”还是“通货”,都说明空间转向在知识和理论领域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转向横跨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几乎所有领域。

具体到实践领域的新闻业,空间的解释力又如何呢?我们分别从作为容器的空间、作为生产要素的空间、作为反思武器的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作为“容器”的空间新闻业天然地占有空间并居于空间之中,这是客观存在当这种客观现象没有经过主观的过滤和筛选的时候,是不自觉的。

但是,即使仅仅作为“容器”的空间自觉和运用对新闻业依然具有强劲的解释力和推动力把空间作为新闻业的物理容器,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新闻业的空间布局从空间角度回眸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新闻业空间布局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新闻业布局及变化呈现出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1.媒介类型和行政级别交织的“井”字型结构;2.从解放初期奠定的均质布局向与经济、地理相呼应的东部密集西部疏朗的梯形结构;3.以特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形成的媒介“孤岛效应”[9];4.以行政区划和地理区隔形成的地方保护逐步被技术和资本推动的跨地域跨媒介的联盟和整合消减;5.基于意识形态统领、凝练共识和媒介治理需求的全国新闻媒介融合一体化布局正在形成。

中国新闻媒介的全球布局任重道远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中新社等传统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的全球影响力逐步提升,以微信和海外抖音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成为全球布局的重要力量,商业传播平台和公民个人媒体成为不可忽视的要素。

不可否认,在西方媒体霸权的全球传播体系中,中国新闻媒体全球布局依然困难重重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谋求突破:1.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行动战略下,加快提升中国新闻媒体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影响力,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战略力量形成合力,并尽可能发挥先导作用;2.在主要西方国家实现新闻媒体布局突破,采用提升新媒体覆盖和渗透力、增设中国媒体分支机构、参股国外主流媒体、建设和升级以海外华人为对象的新闻媒体、影响社区和专业媒体等对象媒体及提升在新闻专业社会组织和学术领域话语权等方法,在主要西方国家的媒体布局中打桩筑基;3.在广大的南方国家和地区增设中国媒体分支机构和中国背景的媒体;4.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元形态新媒体平台和新闻资源的统筹平台。

与此相呼应,培养具有跨国家和地区行动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媒体生产的全球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新闻业要寻求突破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建构和影响力提升作出贡献(二) 作为新闻生产逻辑的空间

传统新闻以时间逻辑为主线,新闻学界较普遍接受的是陆定一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0],新闻生产按照尽可能减少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传播的时间差的逻辑来组织,建构了一整套采写编发的规则在互联网等打破空间束缚的信息技术和LBS、地理定位等位置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空间成为新闻生产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新闻生产逻辑空间化”[11]。

1. 理解并生产“空间”和“地方”,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目的之一列斐伏尔提出资本主义从空间中的商品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有学者认为这正是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大贡献[12]考察当今新闻业该判断同样适用,理解、生产“空间”和“地方”不只是新闻传播的副产品,而成为其目的,新闻生产已经转移到了狭义的信息生产之外。

如果从哈维对空间的理解来看,这一论断更容易理解:哈维认为社会过程就是空间,一旦某种特殊的空间形式被建立,它便趋向制度化,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社会进程发展的未来[13]经典的新闻理论认为新闻就是对社会进程的媒介化呈现、表现和建构,在这一意义上,空间和新闻生产建立了平滑的理论对接,最早提出“空间新闻”概念的Amy Schmitz Weiss 指出“空间新闻不仅仅是使用定位技术,也是关于理解空间和场所如何为用户创造意义”[14]。

2.云端编辑部催生协作开放的新闻生产方式在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美国媒体经历了一场编辑部搬迁浪潮,诸如A.H.贝罗集团、甘奈特报业、先锋集团、盖特霍斯公司、考克斯报业集团等都出售了办公大楼,搬迁编辑部[15]。

这实际上是新闻数字空间变化直接对媒体实体空间影响的结果之一机构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可以灵活地在不同地点工作,非专业的新闻信息提供者和生产者因其临近新闻事件发生地的优势而获得更多重视,他们的报道内容甚至直接成为机构媒体采纳的信息源。

3.空间交错引发新闻生产流程的并置交叠传统新闻生产流程是线性的,在多重空间并行的生产条件下,即使同一新闻机构,其内部生产存在不同媒介形态、新闻产品生产线和信息传递通道,以往线性流程不再完全有效王斌教授从多元主体角度对此进行了精辟分析,“多元主体的行动使得新闻的生产、分发、消费各环节混杂交错……多元主体参与的新闻业拥有相互交错的多个信息采制节点、多条新闻生产流水线、多层信息流和影响流,已经成为一种网络化实践[16]”。

新闻生产多元主体的产生基于技术的可用性和新闻生产空间逻辑的效用(三)作为反思工具的空间1.反思西方资本主义的新闻传播空间理论从转向伊始,就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霸权、全球化、现代性、新自由主义等进行了深刻批评,表现了其理论的尖锐性和生命力。

对于西方新闻传播的全球霸权、工具理性、资本逐利本质等属性,左翼激进空间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以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空间理论从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的分析视角和中国新闻理论既有的对西方媒介的批判具有兼容性,更便于我们吸纳和运用,以破除非反思性地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作为标准的思想迷障。

2.警惕新闻传播全球化理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定义,“全球化指跨国商品与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长,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7]当全球化扩展到众多领域,特别是全球化思潮在中国登陆,并非单纯的学术“旅行”,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体系和理念全球扩张是其必然逻辑。

裹在“知识”“学术”“真理”外衣下,西方新自由主义媒介霸权理论和价值观在全球攻城略地“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口号实际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声提出并非偶然,它代表着没有对手后的资本主义的嚣张”[18]例如,“从传播学角度提出的‘全球村’,本来是有用的科学概念,但在全球资本主义实现的条件下,它变成了一个极为反动的概念,它意味着美国之外的全球将成为美国资本家可以随便出入的后花园”[19]。

西方激进知识分子的空间转向理论在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理论品质,为警惕和破解新闻传播全球霸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资源3.反思新闻生产,提升新闻产品品质人作为新闻业最关键最具活力的因素,其思考能力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质量和新闻构建的社会空间样貌。

新闻报道主体从空间维度观察、呈现社会重大变迁,可能有新的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高铁等基础工程建设、西部开发等不再只是重要工作报道对象,还是我国空间重组、空间拓展、空间修复的重大举措日常生活不只是作为朴素的民生新闻或街谈巷议的流量素材进入报道范畴,从日常生活空间批评角度的剖析,能发现深藏其中的权力关系和空间正义、空间权利等议题。

空间测量、空间标识、空间定位等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能有效提升新闻产品的精确度和可接近性中国新闻传播空间实践和反思的世界意义空间转向理论的目标和逻辑是打破以历史和现代两分的欧洲中心主义,代之以空间视角作为话语中心,强调地方性实践的地理想象。

在全球空间范围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是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地方实践,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的新探索当今,全球新闻传播体系西方霸权的实质昭然若揭,西方新自由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如“新闻自由”屡屡被其自身实践所击溃,暴露出虚伪性。

中国新闻传播体量和实力稳步提升,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实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迥异于西方,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的优秀代表,构成了区别于西方的别样新闻传播文明的地方探索,正在从中国和世界新闻媒介体系的相互建构过程中丰富中国新闻业的地理想象和新闻空间生产。

中国作为全球背景下的“地方”,在全球新闻传播体系中采用不平衡机制,以不平衡和“地方”作为思考的基点和策略,在新闻领域走出中国复兴之路中国新闻业越发展越不仅仅是对自身的超越,更是对世界新闻业特别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西方新闻传播体系边缘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思想探索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空间转向,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革命失败后的产物,左翼激进知识分子空间理论具有局限性,缺乏理论实现的现实条件和经验,甚至有人认为激进知识分子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些理论相当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的色彩。

中国新闻业的空间实践和反思是对左翼激进知识分子空间理论的承接和更新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成为全球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中国新闻业也将成为世界新闻传播新图景的“希望”空间【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抗疫动员过程中社交媒体与邻里空间的互动机制研究”(批准号:22AXW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1.[2]国家统计局. 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EB/OL]. (2001-11-02) [2023-08-31].

http://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1986.html.[3]国家统计局. 关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数字的公报(1982.10.27)[EB/OL]. (2001-11-02) [2023-08-31].

http://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1988.html.[4]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3-02-28) [2023-08-31].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28_1919011.html?eqid=ae9703460000938b0000000264367280.[5]陈文斌. 赛博马克思: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运动与资本逻辑[J].青年记者, 2022(21):28-31.

[6]Lefebver,H., State, Space,World, tr. By N. Brenner[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86.

[7]哈维. 争议、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 胡大平,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2.[8]胡大平. 哲学与“空间转向”——通往地方生产的知识[J]. 哲学研究,2018(10): 24-24.

[9]刘洁,胡君.媒介产业增长极“孤岛现象”成因及解决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3):43-46.[10]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1943-09-01.[11]肖燕雄,郭妍.“空间新闻学”的兴起及数字新闻的空间建构[J]. 新闻界,2023 (04):21-33+46.

[12]胡大平.地理学想象力和空间生产的知识——空间转向之理论和政治意味[J].天津社会科学,2014(04): 4-12+61.[13]Harvey,D. Social Just and the City[M].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93: 27.

[14]Weiss,A. S. Spatial Journalism Will See Its Day in the Sun [EB/OL]. (2021-12-18) [2023-08-31]. http://www. Niemanlab.org/2021/12/spatial-journalism-will-see-its-day-in-the-sun/.

[15]陶文静.搬迁:后工业时代新闻生产的空间与地点[J]. 新闻记者,2014(08): 3-15.[16]王斌.互联网新闻学: 一种对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反思[J]. 编辑之友,2020(08): 63-74.

[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 世界经济展望[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14.[18][19]胡大平. 具体地历史地理解全球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J]. 哲学研究,2000(04): 13-20.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刘洁,杜娟.为什么需要从空间维度反思新闻业[J].青年记者,2023(18):9-11+15.